近日,淮阴师范学院低维材料化学研究团队教师李妮娅博士以第一作者在《inorganic chemistry》期刊上发表题为“crystallographic visualization of a guest-induced solar-driven cycloaddition reaction based on a recyclable non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的论文,淮阴师范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inorganic chemistry》期刊由美国化学会主办,为自然指数(nature index)统计源期刊。
金属-有机晶态材料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是开发先进智能材料的强大工具。为精确预测晶态材料的性能和潜在应用,人们必须从原子尺度确定材料的空间结构并监测材料受外界刺激后结构的变化过程。目前,可视化展现晶态材料结构变化的最精确方法是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实时监测晶态材料的单晶到单晶转变。然而,由于无孔材料自身的密堆积结构,绝大多数无孔化合物的单晶承受不了结构变化过程中原子剧烈运动而产生的张力,无法完成单晶到单晶的转变过程。因此,从机理上阐述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仍很难实现。
本论文通过银盐与有机配体的自组装,制备了一种具有一维结构的晶态无孔光惰性配位聚合物。该配位聚合物可吸附乙腈分子和水分子,形成光敏配位聚合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光敏配位聚合物可发生光环加成反应。受热后,光聚合产物可逆转变至初始状态。配位聚合物在四种状态下的荧光强度具有显著差异,使其成为潜在的多重防伪材料。配位聚合物的可逆变化过程均由单晶到单晶转变的方式完成,充分解释了配位聚合物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
文章链接: